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
关平 ; 简星
刊名沉积学报
2013
关键词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构造隆升 沉积记录 盆山耦合
英文摘要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经历的构造活动,在高原的盆地中均有相应的沉积记录。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新生界地层详细地记录了这些构造—沉积响应。对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的新生界沉积物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其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保存了青藏高原北部三个阶段的构造活动信息:①E_(1+2)的红色粗碎屑沉积物指示了始新世早期的强烈活动构造背景,沉积记录具有低ZTR指数和低重矿物稳定指数的特征,记录了全盆地范围内的造山活动和构造隆升事件,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所致的远程响应。在这次广泛的大面积的造山活动后,区内迅速遭受剥蚀、夷平,自中—晚始新世时期起,接受沉积。因而此时柴达木盆地与可可西里盆地、乃至塔里木盆地为连通的湖盆体系。②阿尔金山前N_1和N_2~1的粗碎屑沉积物记录了渐新世—早中新世阿尔金山的构造隆升事件,而柴北缘和柴西南的大范围三角洲—湖泊细粒沉积物,具有较高的重矿物稳定指数,反映了平静的构造背景,与阿尔金断裂快速走滑以及盆地总体稳定向北推移的时间相对应。大量的侧向走滑活动消减了来自印度板块的挤压应力,使得柴北缘和柴西南的沉积源区(即祁连山和东昆仑造山带)处于构造平静期。③中中新世以来全盆地向上变粗的粗碎屑沉积物,具有较低的重矿物稳定指数,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整体强烈的地壳缩短、加厚和快速构造隆升事件。此外,综合物源分析显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源区性质随时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5; 824-833; 3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17513]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关平,简星.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J]. 沉积学报,2013.
APA 关平,&简星.(2013).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沉积学报.
MLA 关平,et al."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沉积学报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