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大陆造山带碰撞-俯冲-折返-垮塌过程的岩浆作用及大陆地壳净生长
宋述光 ; 王梦珏 ; 王潮 ; 牛耀龄
刊名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5
关键词碰撞造山 大陆深俯冲造 山带垮塌 岩浆作用 大陆地壳净生长
英文摘要地球上的造山带可以划分为增生型造山带和碰撞型造山带,造山带岩浆作用发生在从大洋俯冲、大陆碰撞到造山带垮塌的每一个阶段.陆-陆碰撞的必要条件是大陆俯冲带的存在.一般假设,大陆岩石圈深俯冲的前提是大洋岩石圈俯冲及其在陆-陆碰撞时对紧随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的重力拖曳.大陆俯冲和碰撞的结果是地壳加厚和隆升,但是所产生的造山带岩浆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则取决于岩石圈加热机制.增生型造山带没有发生大陆之间强烈碰撞和深俯冲,一般缺少大规模的地壳叠置加厚和隆升,缺少与大陆深俯冲有关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岩,虽然大洋俯冲阶段可以形成巨厚的陆弧地壳,但同碰撞和碰撞后岩浆作用是否存在值得怀疑.碰撞型造山带由于大陆深俯冲和地壳强烈加厚,超高压变质的洋壳和大陆地壳在折返过程中减压熔融,形成同碰撞岩浆作用,在造山旋回晚期去根和垮塌过程中,由于岩石圈伸展和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碰撞后岩浆作用,并标志造山旋回的结束.因此,碰撞造山带的岩浆作用可以发生在大陆深俯冲的同时、俯冲洋壳与陆壳断离后的折返和隆升、造山带的去根和垮塌过程,从大陆碰撞到造山带垮塌和剥蚀(造山旋回结束)的时间跨度为50~90百万年.大陆碰撞造山带是深入了解大陆深俯冲、折返隆升及其造山带垮塌过程的重要场所,而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岩浆作用对大陆地壳生长和再造有重要意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7; 916-940; 45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14450]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述光,王梦珏,王潮,等. 大陆造山带碰撞-俯冲-折返-垮塌过程的岩浆作用及大陆地壳净生长[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15.
APA 宋述光,王梦珏,王潮,&牛耀龄.(2015).大陆造山带碰撞-俯冲-折返-垮塌过程的岩浆作用及大陆地壳净生长.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MLA 宋述光,et al."大陆造山带碰撞-俯冲-折返-垮塌过程的岩浆作用及大陆地壳净生长".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