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华南晚二叠世"树皮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特征及意义;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Micro-FTIR Spectroscopy of "Barkinite" from Upper Permian Coals,South China
余海洋 ; 孙旭光 ; 焦宗福
刊名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关键词树皮体 红外光谱 化学结构 生烃潜力 煤成油
DOI10.3321/j.issn:0479-8023.2004.06.005
英文摘要在高纯度煤岩显微组分分离富集的基础上,应用透射式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Micro-FTIR),对华南晚二叠世煤中中国特有的显微组分--树皮体--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测定,并与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的镜质体、丝质体和孢子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树皮体与孢子体的红外光谱特征较为相近,主要由长链脂族结构组成,芳香结构和含氧基团相对较少.此特点与镜质体和丝质体主要由芳香结构组成、脂肪族结构(尤其是长链脂肪烃)含量相对较少(或很少)明显不同.上述结构特征决定了树皮体与孢子体类似,是一种油气生成潜力较大的显微组分.此特点对在华南地区寻找与富含树皮体煤系地层有关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项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6; 879-885; 4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77027]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余海洋,孙旭光,焦宗福. 华南晚二叠世"树皮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特征及意义,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Micro-FTIR Spectroscopy of "Barkinite" from Upper Permian Coals,South China[J].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
APA 余海洋,孙旭光,&焦宗福.(2004).华南晚二叠世"树皮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特征及意义.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MLA 余海洋,et al."华南晚二叠世"树皮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特征及意义".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