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控矿作用
牛树银 ; 王宝德 ; 郭利军 ; 胡华斌 ; 邵济安 ; 孙爱群 ; 王硕
2005
关键词成矿作用 幔枝构造 地幔热柱 成矿模式 大兴安岭
英文摘要区域地质特征、大地构造演化、成矿控矿构造等方面研究表明,晚中生代以来,大兴安岭地区进入了较典型的陆内造山阶段,并与地幔热柱活动密切相关.大兴安岭是一较典型的幔枝构造,具有明显的核部岩浆-变质杂岩、外围拆离滑脱层及上叠断陷盆地,而且是该区成矿控矿的主导性因素.进而探讨了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的成矿作用,总结了成矿规律,归纳了成矿模式,指出了该区进一步找矿方向,以及需侧重工作的几个问题.; 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36247]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牛树银,王宝德,郭利军,等. 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控矿作用. 2005-0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