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交通网络与城市结构研究——理论框架与中美两国实证案例; Transport networks, intraurban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cities: a Sino-U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王法辉 ; 刘瑜 ; 王姣娥
刊名地理科学进展
2014
关键词城市内和城市间尺度出行 城市位序规模分布 城市人口密度方程 交通网络 中心性 中美实证案例 interurban and intraurban study rank-size model exponential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 transport network centrality index Sino-US comparative study
DOI10.11820/dlkxjz.2014.10.001
英文摘要本文从城市体系和城市内部两个尺度上总结交通网络与城市结构之间的关联.通过中美两国城市的实证案例,从交通网络和交通流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其中城市的有序性是其共同理论的出发点,包括城市规模体系和城市内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有序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居行的空间分布模式.可采用交通网络位置决定区位优劣,从而影响城市兴衰(城际尺度)、地价高低、人口疏密(市域尺度)和出行模式等加以理论解释.城市体系分布的有序性、城市内部结构的规律性、城市间以及城市内交通网络的拓扑特征,共同影响了微观层面个体的时空间移动以及群体层面的交通流分布,从而为链接微观与宏观两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影响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10; 1289-1299; 33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21383]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法辉,刘瑜,王姣娥. 交通网络与城市结构研究——理论框架与中美两国实证案例, Transport networks, intraurban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cities: a Sino-U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地理科学进展,2014.
APA 王法辉,刘瑜,&王姣娥.(2014).交通网络与城市结构研究——理论框架与中美两国实证案例.地理科学进展.
MLA 王法辉,et al."交通网络与城市结构研究——理论框架与中美两国实证案例".地理科学进展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