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西南天山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新进展;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UHP metamorphism of China's southwestern Tianshan orogenic belt
吕增 ; 张立飞
刊名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
关键词西南天山 俯冲杂岩 柯石英 低温-超高压变质作用 超高压单元 热力学模拟 China& s southwestern Tianshan subducted complex coesite LT-UHP metamorphism UHP unit thermodynamic model #39
DOI10.3969/j.issn.1000-6524.2014.04.014
英文摘要低温超高压变质岩具有极低的地热梯度,其变质演化对于认识板块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弧地壳的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西南天山造山带发育了世界上少有的经历过深俯冲作用且具有洋壳属性的典型低温超高压变质地质体.近几年来对该造山带中的超高压变质岩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岩石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变基性岩和变沉积岩系岩石中柯石英的普遍发现,直接证明西南天山变质蛇绿混杂岩曾经俯冲到上地幔深度,且具有极低的地热梯度,与热力学模拟结果一致.柯石英的稀少以及大量不同类型柯石英假像的存在,说明在折返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退变质叠加,只有刚性较大且没有经历碎裂-愈合作用的矿物(如石榴石)才有可能保存柯石英.综合岩相学证据和相平衡计算结果,确定西南天山造山带北部的高压地质体(即哈布腾苏-科布尔特单元)整体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南部的高压地质体峰期压力未达到柯石英稳定域.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地体的空间分布特点指示了古天山洋由南向北的俯冲极性.这些基础岩石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揭示冷俯冲带的深部物理化学过程以及建立中亚南天山造山带演化的精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4; 770-778; 33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20142]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增,张立飞. 西南天山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新进展,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UHP metamorphism of China's southwestern Tianshan orogenic belt[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4.
APA 吕增,&张立飞.(2014).西南天山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新进展.岩石矿物学杂志.
MLA 吕增,et al."西南天山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新进展".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