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华南上扬子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的穿时性
廖翰卿 ; 刘建波 ; 吴荣昌 ; 孙永超 ; 詹仁斌
刊名古生物学报
2013
关键词牙形石 红花园组 穿时 奥陶系 扬子区 地层 中国
英文摘要在早奥陶世弗洛早期,广布于华南扬子台地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红花园组)逐渐被陆源碎屑沉积所替代,而海洋生物分异度快速升高,随后出现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第一次高潮。因此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附近的岩石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组顶界的穿时性及其横向分布规律尚无定论。通过对贵州桐梓红花园、习水吼滩、湖北兴山古洞口和湖南张家界温塘4个剖面红花园组牙形石动物群的系统分析,从下至上识别出了3个牙形石带,分别是Serratognathus diversus带、Prioniodus honghuayuanensis-Oepikodus communis带和Oepikodus evae带。采用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01; 18-34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51103]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廖翰卿,刘建波,吴荣昌,等. 华南上扬子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的穿时性[J]. 古生物学报,2013.
APA 廖翰卿,刘建波,吴荣昌,孙永超,&詹仁斌.(2013).华南上扬子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的穿时性.古生物学报.
MLA 廖翰卿,et al."华南上扬子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的穿时性".古生物学报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