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传统村落与旅游活化:学理与法理分析
吴必虎 ; 徐小波
刊名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关键词旅游活化 传统村落 规划理念 空间生产 法律磕绊
英文摘要传统村落是乡民的家园更是民族的遗产。在现代性冲击和裹挟下,传统乡土陷入似断非断、支离破碎的窘境,空间生产机制的扭曲和无序是深层次原因。城乡规划通常倾向于现代(理性)主义范式,难以引导乡村实现真正的发展。村落规划建设的根本出路和中心环节是要构建一套让乡村社会在延续传统中合理获益的自洽机制,培育村民成为村落保护和利用的自觉主体。旅游活化通过渐进的、沟通的、网络的方法和手段,促使地方发展机制和现代发展动力有机融合,推动传统村落复兴和可持续发展。存续村落传统肌理、激活传统特质活力、构建持续自洽机制、制定精致利用方式是传统村落旅游活化的基本程式。现行法律体系对村落发展和旅游活化存在多方面不当制约,有待调整。; 01; 5-21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90284]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必虎,徐小波. 传统村落与旅游活化:学理与法理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APA 吴必虎,&徐小波.(2017).传统村落与旅游活化:学理与法理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MLA 吴必虎,et al."传统村落与旅游活化:学理与法理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