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金沙江奔子栏-达日河段大型泥石流堆积扇的成因机制;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Major Debris-flow Deposits at Benzilan-Dari Segment,the Upper Jinsha River
陈剑 ; 崔之久 ; 戴福初 ; 许冲
刊名山地学报
2011
关键词金沙江 干热河谷 泥石流堆积扇 气候变化
DOI10.3969/j.issn.1008-2786.2011.03.008
英文摘要金沙江上游奔子栏-达日河段属横断山区的干热河谷地带,河谷沿岸大型古泥石流堆积扇广泛发育,其成因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对该区瓦卡大型古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沉积结构、粒度、地球化学和孢粉等分析,揭示了泥石流的沉积环境及其形成过程.通过粗颗粒石英的光释光单片再生法(SAR)测年研究,获得金沙江上游奔子栏-达日河段古泥石流大规模暴发的年代为12 600~4 500 a BP.丰富的风化碎屑物源、陡峻的地形及雨季降水集中是该区古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东南缘受西南季风加强的影响,气候趋于暖湿,季节性暴雨增加.金沙江上游干热河谷区大型泥石流堆积扇的发育年代暗示其是全新世早期西南季风加强作用下的地貌响应.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由于现代气候因素导致泥石流灾害的频度和规模较小,预防该区地质灾害的重点应是防止人工砍伐树木和不合理的人工切坡导致对地表环境的破坏加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3; 312-319; 29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85998]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剑,崔之久,戴福初,等. 金沙江奔子栏-达日河段大型泥石流堆积扇的成因机制,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Major Debris-flow Deposits at Benzilan-Dari Segment,the Upper Jinsha River[J]. 山地学报,2011.
APA 陈剑,崔之久,戴福初,&许冲.(2011).金沙江奔子栏-达日河段大型泥石流堆积扇的成因机制.山地学报.
MLA 陈剑,et al."金沙江奔子栏-达日河段大型泥石流堆积扇的成因机制".山地学报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