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不同级别居住区的公园可达性——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凌自苇 ; 曾辉
刊名中国园林
2014
关键词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居住区级别 可达性 深圳市
英文摘要公园绿地的合理供给是确保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以深圳市宝安区2个组团为工作区,使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工作区公园可达性;利用房价划分居住区级别,最终通过叠图统计评价工作区内不同级别居住区的公园可达性。结果表明:区内公园空间分布有向行政中心集中的趋势,步行20min可到达公园的范围围绕行政中心呈组团状分布;城市化背景、土地开发过程和城中村特定的发生、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导致城市中心区城中村的公园可达性相对较高,不符合居住区级别越高,公园可达性越高的一般规律;今后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应当在满足城市整体生态格局和功能建设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各类居住区的公园可达性,在新区开发中兼顾公园建设和...;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0; 08; 59-62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174283]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凌自苇,曾辉. 不同级别居住区的公园可达性——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 中国园林,2014.
APA 凌自苇,&曾辉.(2014).不同级别居住区的公园可达性——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中国园林.
MLA 凌自苇,et al."不同级别居住区的公园可达性——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中国园林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