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garizans)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转化
李薇锦 ; 尚克刚 ; 孙景忠
刊名遗传学报
1982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血淋巴 体外培养 淋巴细胞转化 植物血球凝集素 有丝分裂指数 氚标记 姐妹染色单体 秋水仙素处理 天有
英文摘要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刺激下所引起的转化,并初步查明了转化的淋巴细胞的S期、G_2期所占时间。用氚标记放射自显影手段测定了细胞的转化率。用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的方法决定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新鲜血液中有0.1—0.2%的白细胞具有合成DNA的能力。培养3天后,淋巴细胞转化率为14.8%,第5天达48%。培养的第6天有6—10%为第2次分裂。在秋水仙素处理3小时的情况下,有丝分裂指数为7%,延长处理时间至10—15小时,则平均达10%。最高有丝分裂指数为29%。转化淋巴细胞的S期为16小时,G_2期为3小时。; 0; 03; 233-237+25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320280]  
专题生命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薇锦,尚克刚,孙景忠.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garizans)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转化[J]. 遗传学报,1982.
APA 李薇锦,尚克刚,&孙景忠.(1982).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garizans)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转化.遗传学报.
MLA 李薇锦,et al."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garizans)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转化".遗传学报 (198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