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生态研究
几种果粮间作人工植物群落生物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调控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
刊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
期号2页码:25-30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 果粮间作 动态变化 优化调控
通讯作者刘照光
中文摘要为解决果粮间作经营的中后期常出现的作物减产和资源浪费的矛盾,有必要分析果粮人工植物群落中各生态元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果粮间作经营中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激化的过程,寻求合理的间作作物组合,并进行优化调控,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择处于不同经营阶段(3a,5a,10a,18a,28a)而经营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的9种苹果与粮食作物间作模式,调查测定了每一模式各阶段的果树的生长及其苹果产量,各间作粮食作物的生物量、总生物量、作物固定的总能量及其光能利用率、经济产量和经济收入等指标,揭示了苹果和各粮食作物28a内的
学科主题生态研究
资助信息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课题,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
公开日期2011-07-0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1126]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生态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 几种果粮间作人工植物群落生物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调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2):25-30.
APA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1999).几种果粮间作人工植物群落生物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调控.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25-30.
MLA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几种果粮间作人工植物群落生物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调控".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1999):25-3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