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董慧霞; 李贤伟; 张健; 范冰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
2008-12-15
期号06页码:2583-2587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 退耕地 林草模式
英文摘要以未退耕的陡坡耕地作对比,对退耕还林4 a后三倍体毛白杨林地两种不同的草本层模式进行的土壤抗蚀性研究表明,两种模式林地内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上、中、下层和未退耕地总量差别不大,但林地上层和中层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未退耕地;人工草林地有机质比自然草林地略高,但不明显,未退耕地则由于人为增施农家肥而高于林地;以微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各项抗蚀指标,虽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林地的抗蚀性高于未退耕地,但不如以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明显。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5-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52580]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慧霞,李贤伟,张健,等. 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8(06):2583-2587.
APA 董慧霞,李贤伟,张健,&范冰.(2008).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水土保持通报(06),2583-2587.
MLA 董慧霞,et al."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水土保持通报 .06(2008):2583-258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