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高原山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垂直分异性——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
张盼盼; 胡远满; 肖笃宁; 李秀珍; 殷洁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7-15
期号07页码:1-5
关键词喀斯特高原山区 景观格局变化 垂直分带 坡位 后寨
英文摘要利用多时相多数据源遥感影像数据(航片、TM影像及SPOT-5影像),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例,从海拔和坡位2个方面来探讨喀斯特地区的景观格局变化的垂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林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300~1350 m及1450~1550 m的区域内,变化是最大的;水田和旱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219~1300 m及1350~1450 m的区域内,变化最大。景观格局在山脊和谷底内变化相对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林地斑块;景观格局在陡坡和缓坡地区的变化相对较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该区域中变化较大的为水田和旱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300~1500 m的山脊和谷底区域内,景观斑块类型发生的变化较大。该区域应作为喀斯特高原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特别关注的区域。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5-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50026]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盼盼,胡远满,肖笃宁,等. 喀斯特高原山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垂直分异性——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07):1-5.
APA 张盼盼,胡远满,肖笃宁,李秀珍,&殷洁.(2009).喀斯特高原山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垂直分异性——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07),1-5.
MLA 张盼盼,et al."喀斯特高原山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垂直分异性——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07(2009):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