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牦牛肝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作者柳青海
答辩日期2012-05
其他责任者李天才
英文摘要牦牛(Bos grunniens)属于偶蹄目、牛科、牛亚科动物中的稀有种。牦牛肝为牦牛肉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本文以牦牛肝为研究对象,进行牦牛肝蛋白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采用磷酸缓冲液提取法提取牦牛肝蛋白,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法对牦牛肝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EAE-52和Sephadex G-200层析柱对牦牛肝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所得蛋白,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水杨酸比色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实验,进行抗凝血活性研究;采用MTT实验和流式细胞实验,进行抗癌活性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1.新鲜牦牛肝中粗蛋白含量为19.7%。
2.采用磷酸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提取蛋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提取工艺为:液料比(v:w)为7ml·g-1、pH 7.2、时间4.8h、温度15℃,在此条件下平均提取率为84.23%。
3.上述条件下所得蛋白经DEAE-52与Sephadex G-200层析柱,得到7个蛋白组分,经过SDS-PAGE对其纯度鉴定,结果都为均一条带,初步认为均为单一蛋白,分别命名为BGP1、BGP2、BGP3、BGP4、BGP5、BGP6、BGP7,分子量范围97.2KDa-116KDa。
4.纯化后各蛋白对二苯代苦味酰基、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BGP5在250mg·L-1时对二苯代苦味酰基、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5%、64.44%和82.91%。
5.纯化后各蛋白对兔血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具有一定的延长作用,其中BGP1在浓度为60mg·L-1时,对其延长时间分别为182.67s、43.23s和55.70s。
6.纯化后各蛋白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BGP1、BGP4和BGP6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经牦牛肝蛋白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呈现出生长受阻状态,有些细胞脱落,细胞数目减少。实验组中,G0/G1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所占比例明显增高,HepG2细胞在牦牛肝蛋白作用下发生S期阻滞,细胞进入G2期受阻,并产生凋亡。
出处柳青海.牦牛肝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硕士].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3492]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柳青海. 牦牛肝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D].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