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退耕模式对 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
刘学彤2,3; 魏艳春2,3; 杨宪龙2,3; 郝明德1,3; 魏孝荣2,3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2016
卷号27期号:1页码:91-98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带 退耕模式 退耕年限 有机碳 全氮
英文摘要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退耕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模式退耕地( 农
地退耕后自然恢复草地、退耕后种植苜蓿和退耕后种植柠条) 和相邻未退耕农地土壤有机碳
和全氮含量的差异以及它们随退耕年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退耕模式均能提高0 ~ 1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效果受退耕年限的影响.与相邻未退耕农地相比,退耕后自
然恢复草地在演替10 年时0~1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不受影响,而在演替20 年时
均显著增加; 退耕种植苜蓿后0~1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51.6%~ 82.9%
和43.4%~67.0%,其储量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17~0.46 和0.015~0.043 t·hm-2·a-1,但不同
退耕年限间差异不显著; 退耕后种植柠条前20 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增加较多,退耕40
年时增加量有所降低.农田退耕后种植柠条40 年、苜蓿20 年,其固存碳、氮的能力优于退耕后
自然恢复草地,然而由于受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和自身高耗水的特性,这2 种退耕模式可能
不具备长期的增碳、增氮能力.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759]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学彤,魏艳春,杨宪龙,等. 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退耕模式对 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91-98.
APA 刘学彤,魏艳春,杨宪龙,郝明德,&魏孝荣.(2016).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退耕模式对 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7(1),91-98.
MLA 刘学彤,et al."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退耕模式对 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7.1(2016):91-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