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可信度和行为意向在信任分离视角下的关系研究--以大学生网络交友为例
作者张中奇
答辩日期2016-1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导师张侃
关键词可信度 行为意向 性别差异 信任分离视角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rust" was Separated: A Study of Online in College Students
学位专业健康心理学
英文摘要

信任这个概念自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由于其难以定论又较难描述的特性,信任研究很少获得共识,一直在广泛的分歧中前行。在网络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今天,网络具有的匿名性、较高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独特性,对于预期将网络人际关系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网络交友行为来说,信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显得尤其重要。研究通过总结中西方信任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分歧,以广泛使用的信任整合模型为,利用文化理解的差异为切入点,说明了在中国文化下信任分离的观点,信和任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有联系的框架,“信”是一个评价系统,对应觉得他人是否可以相信的心理状态,称为可信度;而“任”是一个行为系统,对应根据评价而做出的后续行为。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西方信任研究中较为对立的两个观点:将信任视为心理状态或者选择行为。中国文化中两者即不是一体也不是完全分离的概念,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看待才能对信任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研究选取了可信度和行为意向两个变量,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网络交友信息可信度与基于信息的交友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首先,研究一编制了网络交友信息可信度评价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研究二使用自编制问卷在288名大学生中进行网络信息可信度和交友行为意向的关系探索,其中可信度和行为意向的性别差异,选择行为、择偶压力对可信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也是研究关注的内容。

研究结果显示;(1)网络交友文本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心理上更加相信他人,但可信度数值偏离不确定的程度都较小。(2)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几率选择合作或者做出互动行为,行为意向显著高于女性,可信度和行为意向在性别间显示出完全相反的状态,对于陌生人这个群体来说,选择行为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大于可信度产生的影响。(3)择偶压力能够引起可信度和行为意向的变化,随着压力上升,可信度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而选择合作的人数比例和行为意向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压力水平不能对可信度评价和行为意向做出预测。

研究结果支持信任分离的视角。将信任视为一种心理状态或者选择行为的观点均无法体现男性和女性在可信度和行为意向方面的反差,一个相对独立但又有联系的视角可以做出更合理的解释。以此为依据对前人研究所得到的不一致结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研究范式的改进思路。而网络交友作为一种典型的从陌生到熟悉的人际关系,难以核实信,V、的真实性以及核实信息过程缺乏保护措施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语种中文
页码5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9075]  
专题心理研究所_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中奇. 可信度和行为意向在信任分离视角下的关系研究--以大学生网络交友为例[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