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研究领域
PnET-CN模型对东亚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的适用性和不确定性分析
2); 石浩(1; 2); 王绍强6; 黄昆(1; 周蕾(1; 2); 王辉民6; 韩士杰4; 周国逸8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2014
卷号29期号:09页码:1453-1464
关键词叶氮浓度 碳氮耦合循环 森林生态系统 PnET-CN模型 适用性 不确定性
英文摘要东亚地区森林类型多样,开展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时应考虑森林类型的差异。论文利用基于叶氮浓度-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关系的PnET-CN模型,对东亚地区8个森林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站点的总生态系统碳交换(GEE)和生态系统呼吸(RE)进行模拟,以探讨模型的适用性并对不确定性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PnET-CN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东亚地区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站点的GEE和RE;2模型的适用性排序依次为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模型未能很好地模拟热带湿地森林GEE和RE的季节与年际变异;3在同一气候区中,PnET-CN模型更加适用于针叶林碳交换的模拟;4PnET-CN模型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东亚森林生态系统GEE、RE对气候因子(例如,温度或辐射)的响应,但在低温、较弱辐射条件下模型低估了GEE,在高温或较强辐射条件下高估了GEE;在低温条件下模型低估了RE,在高温条件下模型高估了RE。针对东亚多个森林通量站点的模拟情况,论文提出模型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PnET-CN模型计算物候时除了考虑温度之外还应加入土壤湿度的影响,并对不同气候区森林生态系统赋予不同叶片凋落时长;2PnET-CN模型中温度对GEE的限制以及光合最适温度应该根据不同站点设置;3PnET-CN模型应该考虑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加强对干旱等干扰的模拟;4同时对于拥有复杂水文条件的森林生态系统应该改进土壤含水量的算法,以准确反映该类型森林生态系统GEE和RE的季节变化。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378]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Graduate School of Bioagricultural Sciences,Nagoya University, Chikusa-ku 4648601;Japan;
2.Center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Tsukuba Ibaraki 3058506,Japan ;
3.Graduate School of Agriculture, Hokkaido University,Sapporo 0608589,Japan
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6.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7.River Basin Research Center,Gifu University,Gifu 5011193,Japan ;
8.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2),石浩(1,2),等. PnET-CN模型对东亚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的适用性和不确定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09):1453-1464.
APA 2).,石浩.,2).,王绍强.,黄昆.,...&Takashi Hirano.(2014).PnET-CN模型对东亚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的适用性和不确定性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9(09),1453-1464.
MLA 2),et al."PnET-CN模型对东亚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的适用性和不确定性分析".自然资源学报 29.09(2014):1453-146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