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研究领域
鼎湖山南亚热带天然针阔叶混交林臭氧吸收特征
3); 王立景(1; 2); 胡彦婷(1; 2); 张德强1; 刘世忠1; 孟泽1; OTIENODennis(1; 李跃林1
刊名生态学报
2018
卷号38期号:17页码:6092-6100
关键词树干液流  冠层气孔导度  臭氧吸收  针阔叶混交林
英文摘要针阔叶混交林是我国南亚热带针叶林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的中间林分类型,为我国南亚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和对臭氧浓度的连续监测,评价该森林类型的臭氧吸收特征和能力有着重要的环境生态学意义。对鼎湖山天然针阔叶混交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nssoniana)、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木荷(Schima superb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臭氧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4个优势树种的冠层气孔对臭氧导度(GO3)和臭氧吸收通量(FO3)均呈单峰型曲线,其最大值的时间在干季(10月至竖年3月)比湿季(4月至9月)滞后;季节尺度上,臭氧浓度在湿季达到最大值48.94 n L/L,湿季GO3、FO3和年臭氧吸收累积量(accumulative stomatal O3flux,AFst)均显著高于干季(P <0.01),华润楠的臭氧吸收能力最强,在干季和湿季可分别达1.11 nmol m-2s-1和1.71nmol m-2s-1。随着水汽压亏缺(VPD)增大,优势种GO3降低。光合有效辐射(PAR)超过1500 umol m-2s-1时,优势树种GO3和FO3呈下降趋势。针阔叶混交林的年臭氧吸收累积量超过了保护森林树木所采用的临界阈值,可认为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受臭氧危害的潜在风险较高。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186]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 广州 510650;
2.JaramogiOgingaOdinga University of Sciences&Technology,Bondo,Kenya 210-4060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3),王立景(1,2),等. 鼎湖山南亚热带天然针阔叶混交林臭氧吸收特征[J]. 生态学报,2018,38(17):6092-6100.
APA 3).,王立景.,2).,胡彦婷.,2).,...&李跃林.(2018).鼎湖山南亚热带天然针阔叶混交林臭氧吸收特征.生态学报,38(17),6092-6100.
MLA 3),et al."鼎湖山南亚热带天然针阔叶混交林臭氧吸收特征".生态学报 38.17(2018):6092-610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