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研究领域
沿海侵蚀台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
张静1,2; 唐旭利2; 夏艳菊1,2; 褚国伟2; 钟思远1,2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2017
卷号26期号:02页码:219-226
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丛枝菌根真菌
英文摘要生态恢复是防治土壤侵蚀、恢复地带性植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进而改良土壤结构,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小良沿海侵蚀台地不同恢复阶段(裸地—桉树林—阔叶混交林—次生林)土壤团聚体组成、细根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质量分数等指标,探讨沿海侵蚀台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与丛枝菌根真菌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土壤大团聚体(粒径>2 000μm)含量、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数(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细根生物量、各微生物生物量以及总GRSP(Total GRSP,T-GRSP)质量分数均有所增加。(2)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与细根生物量、各微生物类群生物量以及T-GRSP质量分数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土壤中细根生物量、各微生物类群生物量以及T-GRSP质量分数与其MWD、大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进而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其机制可能在于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的增加能够促进其分泌更多的GRSP,并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细根生物量。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127]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5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静,唐旭利,夏艳菊,等. 沿海侵蚀台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J]. 生态环境学报,2017,26(02):219-226.
APA 张静,唐旭利,夏艳菊,褚国伟,&钟思远.(2017).沿海侵蚀台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26(02),219-226.
MLA 张静,et al."沿海侵蚀台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 26.02(2017):219-22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