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高寒草地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作者蔡海
答辩日期2012-05
其他责任者赵亮
英文摘要本文以青海省高寒草地(海北干柴滩金露梅灌丛、海北北滩矮嵩草草甸、果洛青海早熟禾人工草地、果洛退化草地和同德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5个样地为采样点,研究了高寒草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共采集获得土壤动物3480只,分属于4个门,7个纲,15个目,63个类群。5块样地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是象甲科和线虫类群,占总采集量的53.25%;常见类群有19个,占总采集量的39.11%;稀有类群有22个,占总采集量的6.81%;而少见类群有20个,占总捕获量的0.83%。从5个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的水平分布来看,土壤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表现出海北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和海北北滩矮嵩草(Kobersia humilis)草甸群落结构越复杂,多样性越高,群落越稳定;而同德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人工草地正相反。在5个生境中,除同德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以外的其他生境中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垂直分布都表现出一样的规律,有明显的表聚现象。5块样地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8月>10月>6月>7月>5月;土壤动物类群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8月>7月>6月>10月>5月。
通过相似性分析:海北干柴滩金露梅灌丛和海北北滩矮嵩草草甸、海北干柴滩金露梅灌丛和果洛青海早熟禾人工草地均为中等相似,其中海北干柴滩金露梅灌丛和海北北滩矮嵩草草甸最高,相似性系数达到0.6744;其余各草地之间均为中等不相似,其中同德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和果洛青海早熟禾人工草地( Poa pratensis L.cv.Qinghai)相似性最低,达到0.3846。
土壤动物密度与7个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正相关;其中和土壤温度(TS)及地上生物量(AGB)的关系较为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动物类群数与7个环境因子的关系:除了土壤容重为负相关外其它6个均为正相关关系;其中和土壤温度(TS)和土壤全氮(TN)的关系较为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与7个环境因子的关系:土壤容重(BD)与土壤pH关系为负相关关系,土壤温度(TS)及地上生物量(AGB)的关系不明显,与其它3个因子为正相关关系;其中和土壤含水量(SWC)的关系最为密切,达到极显著水平。
出处蔡海.高寒草地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硕士].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471]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蔡海. 高寒草地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D].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