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羊圈沟小流域人工物种和自然物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王帅; 韦景树; 李宗善; 焦磊; 陈维梁; 伍星; 王晓春
刊名生态学报
2018-08-24
卷号38期号:22页码:8040-8050
关键词黄土高原 径向生长 气候响应 年轮指数 PDSI 植被恢复
英文摘要为揭示黄土高原人工和自然物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在延安羊圈沟小流域分别获取人工和自然物种的树木年轮材料并构建标准年表,其中人工物种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自然物种为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和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并对年表中的气候信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物种年表中的气候信号较强,主要表现在5—8月份,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刺槐:r=-0.427—-0.427,P<0.05);而自然物种年表与PDSI干旱指数的相关关系较弱,均未达到相关性水平。从各年表与气候要素(温度、降雨、PDSI)响应强度来看,黄土高原人工物种树木生长受水分胁迫显著,且以刺槐最为明显,其次是柠条;自然物种树木生长则没有明显干旱胁迫的影响,仅山杏生长受一定水分胁迫影响,荆条生长则与各气候要素关系较弱,水分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已很小。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人工物种生长明显受到水分条件限制,而自然恢复物种生长则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小,能适应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031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3.陕西师范大学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帅,韦景树,李宗善,等. 黄土高原羊圈沟小流域人工物种和自然物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J]. 生态学报,2018,38(22):8040-8050.
APA 王帅.,韦景树.,李宗善.,焦磊.,陈维梁.,...&王晓春.(2018).黄土高原羊圈沟小流域人工物种和自然物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生态学报,38(22),8040-8050.
MLA 王帅,et al."黄土高原羊圈沟小流域人工物种和自然物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生态学报 38.22(2018):8040-805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