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要珍稀濒危物种与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评价
徐卫华1; 欧阳志云1; 黄璜1; 肖静1
2004-09-01
会议日期2004-09-01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绵阳
关键词15物种与类群 地理分布格局 保护评价
英文摘要本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了我国物种保护的15物种与类群(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亚洲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野生鹿类、鹤类、野生雉类、兰科植物、苏铁)的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物种与类群的地理分布特征,并按科、属、种不同层次的分类阶元提取了这15物种与类群在全国的主要地理分布中心,结合人口、气温、海拔等人文和自然因素探讨了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从保护现状、保护全面性、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四方面评价了各类群目前的保护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主要结论如下:
会议录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733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室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室
3.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卫华,欧阳志云,黄璜,等. 我国重要珍稀濒危物种与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评价[C]. 见:. 中国四川绵阳. 2004-09-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