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面向自动化分拣过程的RFID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作者张磊1,2
答辩日期2007-06-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
导师朱云龙
关键词分拣 Rfid Can总线 Mcgs组态 Opc
学位名称硕士
其他题名Automatically Sorting oriented RFID Data Coll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学位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英文摘要分拣是配送中心的中心业务,占作业量的一大部分,其作业速度、效率及出错率直接影响配送中心的效率及顾客的满意程度。为此,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广泛采用自动分拣系统对货物进行连续、大批量的分拣操作,并且分拣误差率极低。然而,自动分拣系统获取商品信息主要采用传感器、图像识别和条形码识别技术,这类技术与装备对于实现普通商品的识别与分拣可以有效应付,但对商品的标准化包装要求较高,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着信息不准确、传输速度慢等缺点,此外许多自动分拣系统物流速度极快,采用常规分拣控制技术很难实现动态快速准确识别。针对目前自动分拣系统识别技术与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数据采集方式,CAN总线作为数据传输介质,以及MCGS组态软件作为系统监控平台的数据采集与过程监控的解决方案。 RFID技术是一种采用射频技术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快速读写,其设备具有体积小、形状多样、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存储容量大、能穿透非导电性材料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多目标识别和移动目标的识别。RFID技术的这些特点,满足了自动分拣过程中对数据自动高速采集的需要,提高了分拣过程中数据识别的速度与准确率。 CAN总线是具有通信速率高、容易实现、且性价比高等诸多特点的一种已形成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系统采用高速CAN总线取代传统的RS485总线,增强了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对分拣现场工作过程与工作状态的调研与研究,设计开发了CAN节点作为分拣现场数据处理智能终端,友好的触摸屏人机界面指导工人顺利完成分拣任务,通过设计看门狗和光电隔离等软硬件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针对MCGS组态软件脚本语言无法处理复杂事件以及分拣过程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基于CAN2.0B的高层协议,该协议具有结构简洁、易于实现等特点,能够满足分拣系统的要求。本文研究了MCGS驱动接口开发框架和RFID设备读写协议,开发了基于OLE标准的RFID读写设备驱动,实现了与组态软件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语种中文
产权排序1
公开日期2010-11-29
页码80页
分类号TP27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31.170//handle/173321/379]  
专题沈阳自动化研究所_工业信息学研究室_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磊. 面向自动化分拣过程的RFID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D].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