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接壤区露天矿层状土壤水分入渗特征与模拟
王亚飞; 潘雅文; 杨晓莉; 樊 军; 吴奇凡
刊名土 壤 学 报
2015
卷号52期号:6页码:1281-1290
关键词层状土 入渗 h y d r u S-1d 矿区复垦
英文摘要

分析4种不同结构层状土水分入渗规律,为晋陕蒙接壤区露天矿排土场建设筛选合适的
层状土体。设置沙土、砒砂岩、黄绵土和红黏土4种均质土柱以及黄-沙-红、黄-红-沙、沙-黄-砒、
黄-砒-沙4种层状土,借助室内土柱自动观测系统测定矿区土壤的入渗过程,通过入渗速率、累积入渗
量、湿润锋运移、剖面含水量变化分析不同结构层状土入渗特征,结合晋陕蒙接壤区自然条件,评价
适合排土场建设的层状土体。结果表明:黄-沙-红、沙-黄-砒型层状土在短时间内能储存大量水分,
且第三层土体阻水作用强,黄-沙-红型层状土下层红黏土阻水效果尤其显著,这两种层状土体是矿区
排土场较理想的新土体结构。但是,黄-红-沙型层状土入渗速率慢,在强降雨条件下不能使水分迅速
入渗。黄-砒-沙型层状土湿润锋到达第三层土体后运移速率仍很快,阻水效果差,水分容易渗漏到深
层土壤,这两种层状土结构不宜应用到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建设中。最后探讨了H Y D R U S-1D 对入渗过
程的模拟,利用均质土剖面含水量反演土壤水力参数模拟4种层状土的入渗过程,得到较好的模拟效
果。本文对4种层状土入渗特征的测定与模拟,对于指导露天矿区排土场新土体构筑有一定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393]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亚飞,潘雅文,杨晓莉,等. 晋陕蒙接壤区露天矿层状土壤水分入渗特征与模拟[J]. 土 壤 学 报,2015,52(6):1281-1290.
APA 王亚飞,潘雅文,杨晓莉,樊 军,&吴奇凡.(2015).晋陕蒙接壤区露天矿层状土壤水分入渗特征与模拟.土 壤 学 报,52(6),1281-1290.
MLA 王亚飞,et al."晋陕蒙接壤区露天矿层状土壤水分入渗特征与模拟".土 壤 学 报 52.6(2015):1281-129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