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的时空演化过程/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
张新焕; 王昌燕; 唐宏; 肖艳秋;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刊名干旱区研究
2011
卷号28期号:4页码:729-736
关键词植棉业 时空演化 发展度 适宜性 塔里木河流域 Cotton Productio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Development Index Suitability Index Tarim River Basin
英文摘要基于1949-2007年棉花发展统计数据,应用发展度与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的发展历程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1949年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历经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控制发展3个阶段;②主产棉区呈现西退、东扩、北进的趋势,植棉县市的植棉业发展趋势分为优势持续、优势后发、优势衰退、优势微弱、不占优势5种演化类型;③塔里木河干流区的重点植棉区与植棉适宜空间较为协调,干流北部不宜植棉区与南部次宜植棉区棉田面积盲目扩大;④优势增长型的主产棉区完全位于适宜植棉区之内,优势后发型的主产棉区在适宜植棉区、次宜植棉区甚至不宜植棉区均有分布,优势衰退型、优势微弱型以及不占优势型主要位于次宜植棉区与不宜植棉区。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资助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资助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063]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新焕,王昌燕,唐宏,等. 近30年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的时空演化过程/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J]. 干旱区研究,2011,28(4):729-736.
APA 张新焕.,王昌燕.,唐宏.,肖艳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2011).近30年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的时空演化过程/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干旱区研究,28(4),729-736.
MLA 张新焕,et al."近30年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的时空演化过程/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干旱区研究 28.4(2011):729-73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