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全球变暖背景下 1960-2014 年中国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宋世凯
答辩日期2017-05-0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新疆乌鲁木齐
导师李龙辉 ; 丁建丽
关键词气候变暖 中国 小雨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Climate Warming China Light Ra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Spatio-temporal Trends
学位专业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降水是水循环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地表径流的本源,也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是引起洪涝和旱灾的直接原因。降水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过程,雨滴的凝结是吸热过程,而地表降水的蒸发又是散热过程。总之,降水是连接天气、气候和水循环等方面的关键物理过程,也是生态系统清洁水的最终来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中国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且洪涝干旱灾害频发。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毋庸置疑,气温升高使得大气中水汽增多,水循环加快,极端降水事件增加,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降水变化的特征和机制,并对提高相应地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能力,对洪涝干旱的防灾减灾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大陆为研究区,并划分了西部、北方、青藏和南方四个区域,以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站台逐日降水观测数据为主要研究数据,采用自定义和国家气象局的通用标准分别将降水划分为小、中和大雨。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1960-2014 年间不同强度降水的时空变化趋势和特征,最后通过综合比较,总结出了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深入探究了影响小雨降水频率的因素以及大雨(极端降水)与局地气温的关系,比较了不同强度降水与总降水量的相关性,量化了不同强度降水量、频率和强度在总降水变化中的贡献,以及不同强度降水频率和强度在降水量变化中贡献,展示了小雨和大雨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比例的变化特征,分析了降水量变化与地形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60-2014 年间,总降水、小、中和大雨的降水量、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趋势因地而异,区域性差异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趋势,降水频率显著减少而强度显著增强,且强降水事件明显增多,而小雨降水事件显著减少。(2)小雨降水频率减少量在总降水频率的减少趋势中起主要作用,而且,小雨降水频率的减少是整个中国小雨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低空大气的气温和比湿和夏半年小雨降水频率的减少有着密切关系。气温的升高被认为是对整个中国小雨降水频率有减少作用,而比湿变化的地域性差异决定了小雨降水频率变化的地域性差异,这也导致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小雨降水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在东部地区呈显著减少趋势。(3)只有南方地区的大雨降水量、频率和强度均呈显著增加和增强趋势,而且局地气温的升高对大雨(极端降水)降水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包括降水量、频率和强度三个方面,而且,大雨阈值越高,气温的增强作用越明显,在其他地区没有发现该特征。(4)在全国和区域尺度上,总降水量的增加趋势中,大雨降水量的增加量最多,起主要作用;总降水频率的减少趋势中,小雨降水频率的减少量最大,起主要作用。同时,降水量和频率有从小雨、中雨转移到大雨的趋势,并且,小雨的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所占比例显著减少,而大雨的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大。(5)降水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均对降水量的变化起作用,在中国以及各区域中,降水频率的变化在总降水、小、中和大雨降水量的变化均起主要作用。(6)关于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在西北地区,年均降水量、频率和强度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而且大雨变化量在总降水量变化量中的比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4790]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空间对地观测与系统模拟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世凯. 全球变暖背景下 1960-2014 年中国降水时空变化特征[D]. 新疆乌鲁木齐.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