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扰动对陆面水分能量的影响——以沩水河流域为例
刘双1,2,3; 谢正辉1; 曾毓金1; 刘斌1,2; 高骏强1,4
刊名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8
卷号23期号:6页码:683-701
关键词人类活动 土地覆盖变化 陆面过程模型
ISSN号1006-9585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8.17107
其他题名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 Surface Water and Energy A Case Study in Weishui River Watershed
产权排序2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以沩水河流域为例,基于陆面模式CLM4.5,建立了综合考虑作物种植、地下水开采及灌溉等人类活动的流域陆面水文模型。利用所发展模型,针对1981~2012年,取500 m空间分辨率,探讨人为扰动对陆面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1)地下水侧向流使得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有所提高,平原地下水埋深分布在4 m左右,山区埋深可达到几十米;模拟的叶面积指数较静态MODIS叶面积指数偏大1左右,由此使得种植区月蒸腾量提高约10 mm,土壤蒸发和地表产流有所减少;在灌溉作用下,作物叶面积指数略增长,蒸散发稍有提高,而在假设水稻采用漫灌的情况下,水库灌溉补偿了作物生长产生的水消耗,提高了该区域土壤湿度,增加潜热通量;研究区地下水开采存在但其水文效应并不显著。2)土地覆盖变化自1990年有较大变动,1990~2000年以林地为主,2000年后以耕地为主,其中,1990~2000年土地覆盖类型变化不明显,2001~2012年耕地面积呈先减少再增加又减少的趋势,林地面积则先增加再减少又增加,耕地与林地在2012年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同一土地类型内,植被类型变化较为明显,导致陆面水文模拟结果差异较大。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37859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5263]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谢正辉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南京21004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双,谢正辉,曾毓金,等. 人为扰动对陆面水分能量的影响——以沩水河流域为例[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23(6):683-701.
APA 刘双,谢正辉,曾毓金,刘斌,&高骏强.(2018).人为扰动对陆面水分能量的影响——以沩水河流域为例.气候与环境研究,23(6),683-701.
MLA 刘双,et al."人为扰动对陆面水分能量的影响——以沩水河流域为例".气候与环境研究 23.6(2018):683-7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