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泥石流排导槽消能体流速调控机理及应用研究
作者王飞
答辩日期2017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晓清
关键词泥石流 消能体 水槽试验 数值模拟 消能机理
其他题名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debris-flow velocity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of Een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in a Drainage Channel
学位专业岩土工程
英文摘要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及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泥石流通常会携带大量泥沙或块石,对沟道下游道路、桥梁、房屋、工厂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淤埋碰撞威胁。此外,冲击磨蚀较强的泥石流也会对泥石流防治工程造成较大的威胁,影响工程整体治理效果。排导槽是泥石流顺利通过保护区域的主要工程措施,但泥石流的磨蚀作用会对排导槽底部造成严重的损坏,特别是公路沿线大比降排导槽。例如绵茂汉清公路段小岗剑泥石流排导槽比降达到34%,每次发生泥石流都会对排导槽造成很大的磨蚀,增大了工程后续维护投入。通过在排导槽中布置多排消能体,增加泥石流与消能体之间的碰撞作用,可以增大摩擦、混掺消能,降低泥石流流速及水槽底部流速,从而降低了排导槽底部的磨蚀作用。现阶段泥石流与消能体的混掺消能机理尚未完全揭示,特别是泥石流浆体及其中块石对排导槽的磨蚀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泥石流容重、水槽纵坡、消能体排间距及形状对减速率、运动形态的影响,可为消能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 通过开展泥石流与消能体的模型试验,得到泥石流通过消能体的基本运动形态,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泥石流的挑流公式根据水槽试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到泥石流通过消能体时泥深增大,呈纵向扩散;在与交错布置的消能体作用发生碰撞时,泥石流在平面上被分为多股,与消能体相互碰撞,促进了能量消耗,降低了泥石流流速。通过泥石流挑流高度与容重对比发现,泥石流容重越大粘滞性越强,挑流高度及沿水槽的运动距离越小;容重越小粘滞性越小,通过消能体时流体容易发生飞溅,挑流高度及沿水槽距离越大。2. 通过水槽试验得到泥石流容重、水槽纵坡比降、消能体排间距及形状对减速率的影响泥石流减速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下:(1)根据试验结果,同一坡度条件下,减速率有随着容重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不同坡度条件下减速率与容重的关系式为:9°:n = -9.400 + 1.430γ;12°:n = 13.180 + 0.400γ;15°:n = -1.811 + 1.315γ。(2)消能体排间距对减速率的影响体现在相邻排之间加速过程。随着消能体排间距的增大,泥石流又会重新在重力作用下加速,整体减速率则会降低。随着排间距增大,减速率有逐步减小的趋势,两者的关系式为:9°:n = 15.79 - 10.12L;12°:n = 24.98 - 26.8L;15°:n = 20.95 - 2.814L。(3)消能体通过正面碰撞与混掺作用降低泥石流的能量,消能体外观特征会影响减速的效率。根据对照试验可知,正方体、梯形体及三棱柱消能体的相对减速率范围依次为:9°:10.37~25.94%,11.45~24.05%,14.50~24.85%;12°:28.45~36.03%,34.00~36.69%,28.90~34.25%;15°:28.03~41.31%,36.00~43.82%,30.00~42.50%。(4)水槽坡度会影响泥石流的运动速度。根据拟合方程可知减速率有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正方体、梯形体及三棱柱消能体坡度与减速率的拟合方程为:正方体:n = 2.191 + 1.241θ;梯形体:n = 6.369 + 1.016θ;三棱柱:n = 6.021 + 1.062θ。3.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泥石流通过消能体的流速分布、压强分布及形状、排间距对流速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泥石流通过消能体时发生纵向扩散,内部形成空腔,与试验现象基本一致;泥石流与消能体作用时流体压强会增大,其中第一排消能体前部压强较大。此外,流体纵向扩散跌落后也会在水槽底部产生较大的压强。泥石流通过交错设置的消能体时流速逐步减小,在第二排消能体前断面平均流速达到最低值。随着交错布置的消能体排间距逐步增大,流体在相邻排之间加速,减速效果也随之越小。流体通过第三排消能体后流速达到最大值,当流体纵向扩散跌落后速度会骤减,此后又会逐步加速。4. 针对多组消能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大比降排导槽多组消能体的设计方法根据模拟结果可知,布置多组消能体的排导槽可以相对减少流体在排导槽中的平均流速,从而达到减小排导槽底部冲刷速度、延长排导槽使用年限的目的;布置消能体情况下平均泥深随着水平位移增大呈现出“增大-减小”交替的波动方式;根据计算得到了多组消能体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为大比降泥石流排导槽消能体设计提供参考。
语种中文
页码11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4592]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飞. 泥石流排导槽消能体流速调控机理及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