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黎Pb-Zn-Ag矿床的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研究
张伟;  蔡伊;  张乾
刊名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期号4页码:314-322
关键词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同位素大明山
英文摘要

为了查明三黎矿床的成因,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S-Pb同位素研究。地质调查表明,矿体主要受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和串珠状产出;矿石物质成分简单,主要以方铅矿、闪锌矿和石英为主,伴生少量磁黄铁矿、辉银矿和方解石;矿石结构包括压碎结构、中粒结构、自形粒状结构和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角砾状、肾状和浸染状构造。S-Pb同位素表明,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布较为均一,其δ~(34)SV-CDT值介于-0.57‰~+3.46‰之间,呈塔式分布于0附近(平均值为+1.52‰),为典型的岩浆(或深部)硫;矿石硫化物的Pb同位素与区域晚白垩世岩浆岩较为一致,却明显低于寒武系砂页岩和高于志留纪岩浆岩,暗示着矿石Pb及金属元素很可能起源于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因此,三黎矿床很可能为与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热液型矿床。结合区域矿化特征,推测矿床最有可能为晚白垩世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目前正开采的矿体仅为矽卡岩型矿化的末梢,其深部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8494]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江西鹰潭335001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3.贵州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
4.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伟;蔡伊;张乾. 广西三黎Pb-Zn-Ag矿床的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14-322.
APA 张伟;蔡伊;张乾.(2017).广西三黎Pb-Zn-Ag矿床的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14-322.
MLA 张伟;蔡伊;张乾."广西三黎Pb-Zn-Ag矿床的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017):314-32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