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中游凝灰岩强度参数综合识别研究
方健1; 尹小涛1; 周磊2; 严飞2
刊名应用力学学报
2017
期号03页码:507-513+611
关键词桥址岸坡 凝灰岩 强度参数 稳定性
ISSN号1000-4939
英文摘要

凝灰岩是一种典型的分布不规律、易崩解、难取样火山碎屑岩,其强度参数难以准确评估。本文依托华丽高速公路金沙江特大桥工程,判定丽江岸为反倾坡,为陡倾结构面或卸荷裂隙带剪入、缓倾结构面剪出组合滑移模式,破坏规模有限;华坪岸为顺层坡,为陡倾结构面或卸荷裂隙带剪入、凝灰岩层主滑、缓倾结构面剪出组合滑移模式,破坏规模较大。T3和T2凝灰岩软弱层为关键层,其强度参数对岸坡稳定性影响很大。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经验、试验、数值反分析相结合综合识别凝灰岩强度参数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水利水电岩石力学参数手册、室内外试验、数值反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确定了凝灰岩带泥化参数为内摩擦角24°、粘聚力50k Pa、泥化率60%;凝灰岩层内摩擦角29°、粘聚力90k Pa,在工程经验取值的范围之内;玄武岩内摩擦角36°、粘聚力600k Pa,在水利水电工程岩石力学手册推荐值范围之内;IV陡倾结构面强度参数内摩擦角35°、粘聚力150k Pa,符合一般结构面试验经验值。经计算复核,埋深浅、局部分布的T3凝灰岩主滑模式下安全系数为1.65~2.15;埋深大、分布连续的T2凝灰岩主滑的安全系数为1.32~1.67,T2主控下的安全系数要比局部分布T3情况小约0.33~0.48,平均降低约21%。虽然T2主控下的最不利工况安全系数也大于1.30,但是在实际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仍需关注T2凝灰岩层可能形成的深大滑移问题。类似和临近工程可参考该凝灰岩强度参数或强度参数综合识别方法。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98/handle/2S6PX9GI/13623]  
专题岩土力学所知识全产出_期刊论文
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产出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健,尹小涛,周磊,等. 金沙江中游凝灰岩强度参数综合识别研究[J]. 应用力学学报,2017(03):507-513+611.
APA 方健,尹小涛,周磊,&严飞.(2017).金沙江中游凝灰岩强度参数综合识别研究.应用力学学报(03),507-513+611.
MLA 方健,et al."金沙江中游凝灰岩强度参数综合识别研究".应用力学学报 .03(2017):507-513+6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