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裂隙岩体锚固机制研究进展与思考
刘泉声1; 雷广峰2; 彭星新3
刊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期号02页码:312-332
关键词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锚固机制 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ISSN号1000-6915
英文摘要

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以及强时间效应使得深部裂隙岩体表现出一定的延性、蠕变性等软岩力学特性,现有锚固理论落后于工程实践的现状,导致许多锚固工程设计多采用经验、半经验方法。几十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深部岩体锚固机制开展了大量现场、室内试验及数值计算工作,岩体锚杆锚固作用机制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深部岩体所处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这些成果普适性和准确性较低。结合已有的锚固理论,运用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与现场、室内试验对岩土锚固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指导锚固工程设计施工具有重大意义。对深部裂隙岩体锚固机制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归纳分析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选择合理的锚固力学传递计算模型、正确描述锚固体应力分布规律、建立合理的锚固界面力学模型。深部裂隙岩体锚固机制研究应综合考虑工程应用效果和加锚岩体形态、加锚构件效应等因素。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98/handle/2S6PX9GI/12393]  
专题岩土力学所知识全产出_期刊论文
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产出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武汉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泉声,雷广峰,彭星新. 深部裂隙岩体锚固机制研究进展与思考[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02):312-332.
APA 刘泉声,雷广峰,&彭星新.(2016).深部裂隙岩体锚固机制研究进展与思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02),312-332.
MLA 刘泉声,et al."深部裂隙岩体锚固机制研究进展与思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02(2016):312-33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