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题名注浆法制备YSZ固体电解质及其性能研究; Preparetion of YSZ solid electrolyte by slip casting method and its properties
作者窦静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05-3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钇稳定氧化锆 固体电解质 注浆法 烧结 离子电导率 交流阻抗谱
其他题名Preparetion of YSZ solid electrolyte by slip casting method and its properties
中文摘要以多孔石膏模具为成型载体,以8mol%钇稳定氧化锆(YSZ)粉体为原料,采用注浆法制备出具一定体积和形状的全稳定YSZ固体电解质。对注浆成型工艺中制备素坯的各个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粘结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固相含量、球磨时间等)与浆料稳定性、流动性及素坯密度之间进行优化实验,确定了制备悬浮稳定、流动性好的浆料的实验参数。 将利用上述浆料于多孔石膏模中成型后的素坯进行等静压操作,进一步提高其致密度,为制备致密化高的电解质材料奠定了条件。结果表明:注浆成型后的素坯在进一步等静压处理后相对密度可达53%左右,可以说注浆成型法是一种成型具一定体积素坯的简单可行的方法。 继而将成型后的素坯于不同的烧结条件下进行常压烧结,并对烧结后YSZ固体电解质的致密化程度、微观形貌(SEM)及导电性能进行测量和表征,借助于交流阻抗谱测量其导电性,采用氧浓差电池法测定其离子迁移数(能斯特响应)。通过对烧结体的性能分析,建立其致密程度、导电性与烧结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来优化烧结工艺。 结果表明:样品的致密度随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电导率随着致密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其中在1550℃烧结3h的电解质制品500℃时的阻抗测试结果表明其离子导电率已超过投入实际使用的最小限定值;结合样品的微观形貌分析,在较高的烧结温度下晶粒增长显著,平均粒径可以达到微米级,而低温下增长不显著。 立足于砖层模型和多晶电解质晶界空间电荷层导电特性,对不同粒径的YSZ多晶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晶界电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平均粒径的减小,YSZ多晶固体电解质材料晶界空间电荷层电势减小,而其中氧空位浓度增加,因此可以说,对高纯物质而言,晶粒的减小有助于提高其整体电导性。因而就优化烧结工艺而言,要制备高性能YSZ固体电解质可以以达到高致密度、抑制晶粒显著生长为原则来进行探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3-24 ; 2011-07-01
页码6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3498]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窦静. 注浆法制备YSZ固体电解质及其性能研究, Preparetion of YSZ solid electrolyte by slip casting method and its properties[D].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