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题名贵州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
作者朱书法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5-2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贵州 陆地生态系统 喀斯特 土壤有机质 碳同位素
中文摘要选取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并以非喀斯特地区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土壤及植被类型下植物优势种、枯枝落叶、土壤剖面中整体土壤有机质及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同时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pH值和土壤颗粒组成,目的是为了提高对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分解和转化过程及区域碳库特征的认识,对比喀斯特与非喀斯特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为石漠化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对7个地区的研究认识到:1.紫色土的pH值及有机碳含量最低,黄壤次之,石灰土具有较高的pH值和有机碳含量,土壤类型是影响土壤pH值的主要因素,生物富钙作用是石灰土具有较高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原因。2.研究区土壤碳氮比值较低,土壤有机碳和有机氮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3.石灰土的粘粒含量高于黄壤。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稳定性对有机碳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分配及富集产生重要影响。4.植物优势种叶子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由光合作用途径控制,但环境因素仍然存在。黄壤与石灰土中有机质的δ13C值深度分布明显不同。土壤中矿物质土粒的含量是影响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δ13C值剖面分布的主要因素。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3-24 ; 2011-07-01
页码14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3208]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书法. 贵州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D].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