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提高风云二号扫描辐射计可见光地面定标精度的研究
作者陈福春
答辩日期2004-06-24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陈桂林
关键词扫描辐射计 可见光定标 辐射标准 反照率 积分球 杂散光
学位专业物理电子学
英文摘要实现定量化遥感的关键之一是必须对遥感仪器进行精确的辐射定标,即确定遥感仪器输出的电信号与绝对辐射能量(目标辐亮度或反照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辐射定标精度直接关系到各种定量遥感产品的质量。风云二号(FY-2)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是其核心载荷。在FY-2A和FY-2B成功发射后,在轨运行发现了杂散光影响和可见光通道定标动态范围偏小。为了在04星中提高可见光地面定标的精度,实现绝对定标精度10%的要求目标,本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采取多种措施,从不同方面进行解决,以满足工程要求。 (1)辐射标准是进行遥感仪器定标的基础,也是在轨后遥感数据进行比较的前提,为此以绝对辐射计和传统辐射源为初级标准,从探测器、漫反射板、积分球、野外反射率、现场BRF等方面进行了测量、标定和传递,建立了一套适合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可见光定标标准及其传递流程。 (2)按照所建立的标准传递链,制定了风云二号04星可见光地面定标的方案:基于反射的外场可见光定标和基于辐亮度的积分球可见光定标相结合,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误差来源,确定了各种误差的大小,采取措施尽可能消除或减小,并对两种定标方法的结果进行了相互比对和修正,达到工程应用的要求。 (3)考虑到杂散光可能是影响风云二号可见光定标精度的重要因素,结合光学结构,对杂散光的形式及其带来的定标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积分球和外场定标进行试验验证,以此为依据对定标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可见光地面定标精度。 (4)影响可见光地面定标精度的因素比较复杂,为此对系统光谱响应函数测定和绝对辐亮度定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今后更精确更全面的综合定标打下一些基础。在研究中,率先将探测器为基础的定标标准和传递方式应用于遥感仪器的野外现场定标,采用大口径积分球和外场定标对地球同步轨道遥感仪器进行可见光通道的标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于课题是以风云二号的工程应用为主导,在辐射理论、大气光学、遥感光度学、公共定标平台研究等方面有待深入。
学科主题红外系统与元部件
公开日期2012-07-1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02.127.1.142/handle/181331/4510]  
专题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_上海技物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福春. 提高风云二号扫描辐射计可见光地面定标精度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