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材表面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制备Ni/Cu-Cr_3C_2/Co梯度涂层
赵健; 刘光; 马冰; 郑子云; 历天翼; 戴宇
刊名表面技术
2018
卷号47期号:08页码:162-169
关键词铜合金 激光表面合金化 激光熔覆 梯度涂层 显微硬度 磨损机制
产权排序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英文摘要目的提高铜合金的表面硬度,改善其耐磨性能。方法利用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熔覆工艺在铜合金表面制备出Ni/Cu-Cr_3C_2/Co梯度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系统分析了合金化过渡层与熔覆层的物相构成及显微组织,通过硬度测试、摩擦磨损实验,对梯度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评估。结果合金化过渡层组织致密且具有单一柱状晶结构,主要由α-(Cu,Ni)固溶体、Ni_3Al和Ni Al构成。Cr_3C_2/Co复合熔覆层中分布着未熔Cr_3C_2颗粒,且以未熔Cr_3C_2颗粒为中心,四周有大量呈杆状(或针状)的M_(23)C_6和M_7C_3型碳化物,这种碳化物可以有效提高熔覆层的硬度。梯度涂层的显微硬度从基体的80HV逐渐增加到熔覆层的640HV,梯度涂层的摩擦磨损失重仅为铜合金基体的1/8。铜基体的磨损表面发生大规模破坏并形成大量磨屑,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Cr_3C_2/Co喷涂层由于内部结合力较弱,出现了大量的疲劳磨损面,其磨损机制为表面疲劳磨损;而Ni/Cu-Cr_3C_2/Co梯度涂层的磨损表面比较平整,只存在轻微的"犁沟",其磨损机制为典型的磨粒磨损。结论梯度涂层由于Cr_3C_2、M_(23)C_6及M_7C_3相的存在,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同时,涂层的成分与性能均呈一定的梯度变化,改善了铜基体与涂层的相容性。
公开日期2018-12-0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imte.ac.cn/handle/174433/16518]  
专题2018专题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健,刘光,马冰,等. 铜材表面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制备Ni/Cu-Cr_3C_2/Co梯度涂层[J]. 表面技术,2018,47(08):162-169.
APA 赵健,刘光,马冰,郑子云,历天翼,&戴宇.(2018).铜材表面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制备Ni/Cu-Cr_3C_2/Co梯度涂层.表面技术,47(08),162-169.
MLA 赵健,et al."铜材表面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制备Ni/Cu-Cr_3C_2/Co梯度涂层".表面技术 47.08(2018):162-16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