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山东广饶新石器时代人骨及其与中国早全新世人类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尚虹
答辩日期2002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导师吴新智
关键词广饶 新石器时代 人骨 中国 早全新世
其他题名Neolithic Human Skeletons from Guangrao,Shandong a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Other Early Holocene Population of China
学位专业古人类学
英文摘要本文研究出土于山东省广饶县的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骨。标本总体上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与南亚类型有些接近。身高与黄河下游同时代人群相近。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广饶具有比山东同时代各组较小的面部高度、宽度及脑颅高度,与本地区青铜铁器时代组较接近。广饶与鲁中南同文化人群在体质上分属于两个类型,推测前者可能对青铜铁器时代组基因库有较多贡献。本文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组分为甘青、黄河中下游一江淮、华南三组,就颅高、颧宽、面基底长、鼻高、上面高来说,甘青组的前三项较低,后两项较高;华南组的后两项较低,前三项较高;黄河中下游一江淮组五项均较高。广饶形态上居于前两组之间。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组比,我国新石器时代组在体质特征上介于旧石器时代与现代人群之间而与后者更近。本文首次从人群体质方面支持距今5000年前的中国北方气温与现代南方气温相近。本文发现下领舌骨肌线桥、成对舌下神经管、眶上孔在对蒙古人种地区类型划分中贡献率较大。本文首次报道国内新石器时代眶顶筛孔样病变,还报道了鼻骨和小腿骨骨折、颅骨枕部扁平变形与"环钻术"的证据并作了讨论。广饶的"环钻术"将中国颅骨"环钻术"历史向前推进1000年,这是环太平洋地区时代最早的一例。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8-12
页码12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761]  
专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_硕博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尚虹. 山东广饶新石器时代人骨及其与中国早全新世人类之间关系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