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生态研究
异质性生境中匍匐茎草本野草莓(Fragaria vesca)的克隆内资源共享
廖咏梅; 刘富俊; 黎云祥; 陈劲松
刊名生态学杂志
2010
卷号29期号:12页码:2390-2394
关键词资源交互斑块性 同质生境 克隆内分工 野草莓
产权排序2
英文摘要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1800和3900m)的匍匐茎克隆植物野草莓(Fragaria vesca)种群对光照和养分资源斑块性分布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Ⅰ)和(Ⅱ)相比,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Ⅲ)和(Ⅳ)中2个种群的野草莓的近端、远端分株部分和整个克隆片段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均明显增加。当近端分株部分经历低光高养,而与其相连的远端分株部分经历高光低养时,相比于整个克隆片段都处于低光高养的同质性生境,来自2个海拔的种群的近端分株部分都会增加对根的生物量分配;当近端分株部分经历高光低养,而与其相连的远端分株部分经历低光高养时,相比于整个克隆片段都处于低光高养的同质性生境,来自2个海拔的种群的近端分株部分都会减少对根的生物量分配,远端分株部分也被观察到类似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相比于高光低养的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的远端分株部分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部分有更大的叶面积;相比于低光高养的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近端分株部分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的远端分株部分有更大的叶面积。结果表明,野草莓在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发生了克隆内分工,克隆内分工有利于克隆植物对异质性资源的利用,对克隆植物在资源斑块性分布生境中的生存和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科主题生态研究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8ZA017);;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ZD0420)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8ZA017);;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ZD0420)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8ZA017);;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ZD0420)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8ZA017);;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ZD0420)
公开日期2011-07-0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2416]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生态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廖咏梅,刘富俊,黎云祥,等. 异质性生境中匍匐茎草本野草莓(Fragaria vesca)的克隆内资源共享[J]. 生态学杂志,2010,29(12):2390-2394.
APA 廖咏梅,刘富俊,黎云祥,&陈劲松.(2010).异质性生境中匍匐茎草本野草莓(Fragaria vesca)的克隆内资源共享.生态学杂志,29(12),2390-2394.
MLA 廖咏梅,et al."异质性生境中匍匐茎草本野草莓(Fragaria vesca)的克隆内资源共享".生态学杂志 29.12(2010):2390-239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