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水热合成铜纳米颗粒负载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管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英文)
赵鹏君; 吴荣; 侯娟; 常爱民; 关芳; 张博
刊名物理化学学报
2012
卷号28期号:8页码:1971-1977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 二氧化钛 一步水热法 复合纳米管
ISSN号1000-6818
英文摘要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Cu纳米粒子负载二氧化钛纳米管材料.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等对材料的相组成、形貌以及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 制得的Cu-TiO2复合纳米材料长度约为100nm, 直径10-15nm, 其上负载的Cu纳米粒子尺寸约为5nm. BET比表面积测试表明实验制备的Cu-TiO2复合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154.67m2·g-1. 通过调节水热反应时间和钛前驱体种类, 研究了该复合纳米管材料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 非晶态的钛源对于成功一步合成Cu-TiO2复合纳米管至关重要. 同时, 实验中观察到铜纳米粒子的尺寸随水热反应时间延长而减小(反奥氏陈化过程), 这一现象有助于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该复合纳米管在350-800nm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 并在550-600nm范围观察到Cu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吸收带. Cu-TiO2界面处形成的肖特基势垒有助于加快光生载流子的输运, 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 光催化实验表明Cu-TiO2复合纳米管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CSCD记录号CSCD:4594906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5569]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2.新疆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鹏君,吴荣,侯娟,等. 一步水热合成铜纳米颗粒负载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管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8):1971-1977.
APA 赵鹏君,吴荣,侯娟,常爱民,关芳,&张博.(2012).一步水热合成铜纳米颗粒负载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管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英文).物理化学学报,28(8),1971-1977.
MLA 赵鹏君,et al."一步水热合成铜纳米颗粒负载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管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英文)".物理化学学报 28.8(2012):1971-197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