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北京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十三年前后之比较
作者许君
答辩日期2007-06-1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心理研究所
导师施建农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发展趋势 比较研究 智力导入量
其他题名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hinking for School children in Beijing and the Comparison over 13 years
英文摘要该研究使用纸笔测验考察了北京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测量工具采用“创造性思维测验”。被试为北京地区的两批学生,一批是1993年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普通中、小学生, 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 共387人(男生218人,女生169人);另一批是2006年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普通中、小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共420人(男生181人,女生239人)。根据测量结果,分析总结了2006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并讨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在13年前后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三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趋势都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波动上升,小学的平均水平最低,初、高中成绩显著高于小学。 2) 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3) 数字创造性思维(PNE)在高一出现陡降现象(slump),实用创造性思维(TPC)在初一、高一先后出现陡降现象,图形创造性思维(FGA)发展中没有出现陡降现象。 4)PNE、TPC的成绩女生显著优于男生,FGA成绩性别差异不显著。 5) 2006年三种创造性思维成绩均优于1993年,其中FGA、TPC成绩2006年显著高于1993年;PNE成绩两次测试差异不显著。 6) 2006年与1993年三种创造性思维水平能够达到的最大值无显著差异。 7) 2006年三种创造性思维发展最快的阶段都在五年级和六年级,1993年各创造性思维发展最快的阶段是从初一到初三之间。 8) 1993年三种创造性思维成绩性别差异不显著;2006年PNE、TPC成绩性别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FGA性别差异不显著。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6-23
页码8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385]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许君. 北京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十三年前后之比较[D]. 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