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
党超1,2; 孙小凡1,2; 程尊兰3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
2018
卷号38期号:3页码:328-333
关键词扎墨公路 泥石流 成因类型 流体性质 垂直地带性
ISSN号1000-288X
DOI10.13961/j.cnki.stbctb.2018.03.053
其他题名Vertical Z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Along Zhamo Highway in Tibet
通讯作者程尊兰
产权排序3
英文摘要[目的]研究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为泥石流灾害的安全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2015年进行的多次野外调查为基础,通过成因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地带性因素对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以及泥石流体性质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结果]扎墨公路以东西向延伸的岗日嘎布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北段穿过5个垂直带谱,南段穿过8个垂直带谱。泥石流的分布密度与暴发频率随着海拔的降低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成因类型由冰面湖溃决型、冰川型、融水降雨型泥石流逐渐过渡到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流体性质从泥流、水石流、稀性泥石流、亚黏性泥石流、黏性泥石流逐渐过渡,容重依次增大。[结论]随着公路沿线垂直带由Ⅰ带降低到Ⅷ带,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和流体性质,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分异特征在南段更加显著。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28350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3903]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党超,孙小凡,程尊兰. 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3):328-333.
APA 党超,孙小凡,&程尊兰.(2018).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水土保持通报,38(3),328-333.
MLA 党超,et al."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水土保持通报 38.3(2018):328-33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