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肠道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研究
周胜; 黄晓红; 黄友华; 魏京广; 秦启伟
2017
页码2
关键词益生菌 枯草芽孢杆菌 珍珠龙胆石斑鱼 抗病毒
通讯作者周胜
中文摘要本研究报道从健康石斑鱼肠道分离鉴定一株枯草芽孢杆菌7k,评价将其作为益生菌饲料添加剂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免疫、抗病能力,促进健康养殖提供一条可行途径。方法:从海洋石斑鱼肠道分离、筛选出1株芽孢杆菌。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芽孢耐热、耐胃肠液及胞外抑菌试验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法(HPLC-HRMS)法初步鉴定发酵上清液中抑菌化合物。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7k至含量分别为0,10~6,10~8和10~(10) cfu g~(-1),对四组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四周的喂养后,比较初始体重,最终体重,体重增量,百分增长体重(PWG),喂食效率(FE)以及存活率;经过5周相应7k含量饲喂的石斑鱼接受为期10天的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感染试验,并记录每天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的第48h收集各组石斑鱼脾脏组织,测量分析IL-1β,IL-8,TNFα,MXⅠ,MXⅡ和ISG15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经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具有较好的芽孢耐热、耐胃肠液特性且能广谱抑制常见海洋鱼类病原细菌的功能;上清液中可能含有多种抑菌活性物质。饲喂含10~6,10~8和10~(10) cfu g~(-1)7k的石斑鱼最终体重,体重增量,百分增长体重及喂食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SGIV感染试验中,喂食10~(10) cfu g~(-1)7k的石斑鱼死亡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73.33 5.77%)。相对定量PCR结果显示,饲喂10~8和10~(10) cfu g~(-1)7k的石斑鱼IL-1β,IL-8,TNFα,MXⅠ,MXⅡ和ISG15等六个基因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0和10~6 cfu g~(-1)组。结论:从石斑鱼肠道分离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7k。该菌株耐高温加工,耐消化道消化,能抑制多种病原菌生长;作为益生菌添加在饲料中可以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通过上调相关免疫基因表达,增加其对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7301]  
专题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胜,黄晓红,黄友华,等. 石斑鱼肠道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研究[J],2017:2.
APA 周胜,黄晓红,黄友华,魏京广,&秦启伟.(2017).石斑鱼肠道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研究.,2.
MLA 周胜,et al."石斑鱼肠道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研究".(2017):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