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期刊论文
隐身于译者主体性后的“视域融合”
柴橚; 袁洪庚
刊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9-28
卷号36期号:5页码:59-65
关键词阐释学 视域 视域融合 翻译 译者
ISSN号1000-2804
其他题名“Fusion of Horizons” behind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文献子类论文
英文摘要伽达默尔理论中的"视域"和"视域融合"是重要的阐释学概念,"视域"由主体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等因素构成。在翻译中,原文作者与读者(包括译者这一特殊的读者)由于各自的"偏见"导致不同的"视域"。而"视域融合"是原文文本和读者一译者不同的"视域"彼此融合的过程和状态。伽达默尔对"视域融合"的阐述是哲学的、宏观的,本文则从原文文本和读者—译者的不同"视域"出发,廓清"视域融合"理论在翻译学框架中的意义,并重构其过程及结果。
学科主题语言学
出版地Lanzhou
项目编号兰州大学“985”行动计划第二批学科建设项目[582628]资助.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LZU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39799]  
专题外国语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柴橚,袁洪庚. 隐身于译者主体性后的“视域融合”[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5):59-65.
APA 柴橚,&袁洪庚.(2008).隐身于译者主体性后的“视域融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6(5),59-65.
MLA 柴橚,et al."隐身于译者主体性后的“视域融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5(2008):59-6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