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文学院  > 期刊论文
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
赵晓珊
刊名文艺研究
2011-06-10
期号6页码:95-106
关键词精神分析方法:5948 电影批评:3973 认同机制:2942 精神分析学:2873 弗洛伊德:2609 摄影机:2403 电影观众:2338 理论评述:2225 电影研究:2130 观众心理:2089
其他题名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and Audience Psychology: Comments on Matz’s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Cinema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麦茨的电影精神分析方法,其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电影认同机制和观众心理分析。以往的精神分析研究主要是对具体的作品———影片的精神分析、对影片的作者———导演进行病理学的研究,而麦茨则要对电影的整体机制、特性做精神分析,并强调自己所倡导的精神分析对象是电影,而非影片,探讨的是电影的特性,而非电影所表现的故事。麦茨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的认同机制,即一是观众对摄影机的认同,二是观众对影片中人物和角色的认同。电影同时又是窥淫和恋物的产物,窥视心理使观众对电影产生依赖,不断刺激观众产生重回影院的欲望。而恋物机制通过"逼真"影像弥补观众内心的缺失,类似于某种恋物的道具。电影依赖技术和虚构,...
学科主题艺术学
收录类别CSSCI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36172]  
专题文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晓珊. 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J]. 文艺研究,2011(6):95-106.
APA 赵晓珊.(2011).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文艺研究(6),95-106.
MLA 赵晓珊."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文艺研究 .6(2011):95-1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