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期刊论文
兰州地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研究
朱琳; 牛少敏; 董湘玉; 杨轶男; 倪倩
刊名临床儿科杂志
2014-07-15
卷号32期号:7页码:616-619
关键词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危险因素 儿童
中文摘要目的探讨兰州地区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确诊的174例KD患儿,根据其是否并发CAL分为CAL组和NCAL组,分析比较其年龄、性别、热程、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开始使用时间、IVIG使用剂量、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PLT)、血红蛋白等资料的差异。结果 174例KD患儿并发CAL者46例(占26.44%),无并发CAL者128例;两组患儿平均热程、自发热到开始IVIG治疗的时间、IVIG使用剂量,以及PLT、CRP、ESR、红细胞计数(RB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 d、发热10...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75359]  
专题第二临床医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琳,牛少敏,董湘玉,等. 兰州地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2014,32(7):616-619.
APA 朱琳,牛少敏,董湘玉,杨轶男,&倪倩.(2014).兰州地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研究.临床儿科杂志,32(7),616-619.
MLA 朱琳,et al."兰州地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研究".临床儿科杂志 32.7(2014):616-6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