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口腔医学院  > 期刊论文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兔颅顶骨缺损的比较研究
何通文; 韩耀辉; 牟兰; 徐庚池; 师爱萍; 葛振林
刊名中华创伤杂志
2014
卷号30期号:10页码:1050-1054
关键词顶骨 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ISSN号1001-8050
英文摘要目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 rich fibrin,PRF)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 rich plasma, PRP)的成骨效果,探讨应用PRF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方法选择16只新西兰大白兔,在每只大白兔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直径为7 mm的骨缺损区,分为A、B、C、D区,然后根据填入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组:A区填入PRF(PRF组)、B区填入PRF可吸收骨材料Bio - Oss骨粉(BO) (PRF + BO组)、C区填入PRP + BO(PRP + BO组),D区填入PRP(PRP 组),每组4只,术后2,4,8,12周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缺损区变化;并进行缺损区骨密度和新生骨小梁面积分析(均以灰度值表示)。结果2周各缺损区已出现骨修复;4,8,12周各组缺损区骨修复效果均依次向好,其中B区最好,其次C区,A区好于D区。术后2周,A、B、C、D区骨小梁面积分别为10.95 ±0.58,15.45 ±0.79,10.22 ±0.43,6.58 ±0.64,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2. 869, P<0.01);术后4,8周,各组骨小梁面积均增加;12周时A、B、C、D区骨小梁面积依次为35. 09 ±0. 58,59.44 ±0.60,50.75 ± 1. 56,30. 94 ± 1. 19,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 002.904,P<0.01),结果显示,骨修复效果B区最好,其次C区,A区好于D区。结论 PRF 的成骨效果优于PRP,并且PRF复合BO修复骨缺损效果更好。
出版地CHONGQING
项目编号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270742
资助机构GSST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8919]  
专题口腔医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通文,韩耀辉,牟兰,等.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兔颅顶骨缺损的比较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2014,30(10):1050-1054.
APA 何通文,韩耀辉,牟兰,徐庚池,师爱萍,&葛振林.(2014).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兔颅顶骨缺损的比较研究.中华创伤杂志,30(10),1050-1054.
MLA 何通文,et al."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兔颅顶骨缺损的比较研究".中华创伤杂志 30.10(2014):1050-105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