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大气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地区夏季两次强降水过程中重力波特征分析
吴迪; 王澄海; 何光碧
刊名高原气象
2016
卷号35期号:4页码:854-864
关键词数值模拟 重力波 Richardson数 小波分析
中文摘要为了更为全面地认识高原地区重力波对暴雨发生发展的影响,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 5. 1)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2007年8月25日和2011年8月14日发生的两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降水过程中的重力波特征及其与强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这两次强降水过程,降水过程中的垂直速度场和散度场交替式运动完整地表现出波的传播特征,其伴随的上升运动和降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Richardson数表明,5 ~ 6 km高度上垂直切变不稳定出现的时间先于这些波传播的发生,随着波动的增强,垂直切变逐渐减弱,垂直切变的不稳定气流为重力波提供能量,垂直切变和Richardson数可作为下游地区暴雨预报的指标和依据。同时,Morlet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两次过程中主要是中尺度重力波,其中较长波长的重力波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对强降水过程的加强起主要作用。这些表明中尺度重力波是该地区中尺度强降水发生的动力机制之一,在该地区夏季强降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力波的分析有助于对该地区强降水过程的理解,进而提高青藏高原地区降水的预报能力。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5867]  
专题大气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迪,王澄海,何光碧. 青藏高原地区夏季两次强降水过程中重力波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6,35(4):854-864.
APA 吴迪,王澄海,&何光碧.(2016).青藏高原地区夏季两次强降水过程中重力波特征分析.高原气象,35(4),854-864.
MLA 吴迪,et al."青藏高原地区夏季两次强降水过程中重力波特征分析".高原气象 35.4(2016):854-86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