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大气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1990年代末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胡泊; 张志森; 乔少博; 龚志强
刊名大气科学
2016
卷号40期号:5页码:933-945
关键词水汽输送 年代际变化 环流 外强迫
中文摘要利用1983~2011年降水量、环流和海温的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前冬北大西洋海温对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与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整层水汽与降水年代际的变化特征相一致,整层水汽通量的年代际变化主要是由于纬向水汽输送异常作用的结果。东亚北部地区(35°~55°N,90°~145°E)西边界的水汽输送通量由多变少,东边界的水汽输送通量由少变多特征则直接导致了该地区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的年代际变化。就外强迫海温角度来说,前冬北大西洋海温跟东亚北部地区夏季500 hPa高度场、850 hPa风场和850 hPa比湿均显著相关。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前冬北大西洋海温也表现出由偏低向偏高转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由于海温自身的记忆性前冬的海温异常一直延续到夏季。并在夏季激发出横跨北大西洋和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大西洋-欧亚(AEA)遥相关结构,并进一步影响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5839]  
专题大气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泊,张志森,乔少博,等. 1990年代末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J]. 大气科学,2016,40(5):933-945.
APA 胡泊,张志森,乔少博,&龚志强.(2016).1990年代末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大气科学,40(5),933-945.
MLA 胡泊,et al."1990年代末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大气科学 40.5(2016):933-94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