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大气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
李茂善; 戴有学; 马耀明; 仲雷; 吕世华
刊名高原气象
2006-10-30
期号5页码:807-813
关键词边界层结构 涡旋相关法 近地层能量交换 珠穆朗玛峰地区
中文摘要利用2005年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期间的无线电高空探测资料和超声风温仪观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边界层高度、风速、风向和比湿的日变化以及两个海拔高度不同的观测站(珠峰站和曲宗站)的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得到珠穆朗玛峰地区5月份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比较明显,因冰川风的存在影响了大气边界层,边界层高度最高为3888 m;白天珠穆朗玛峰地区低层都存在逆湿现象。因珠峰站和曲宗站海拔高度、下垫面状况不同,能量交换特征也不同:4~5月份白天珠峰站感热大于潜热,而曲宗站潜热大于感热;珠峰站土壤热通量转为正、负值的时间早于曲宗站。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28833]  
专题大气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茂善,戴有学,马耀明,等.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J]. 高原气象,2006(5):807-813.
APA 李茂善,戴有学,马耀明,仲雷,&吕世华.(2006).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高原气象(5),807-813.
MLA 李茂善,et al."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高原气象 .5(2006):807-8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