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期刊论文
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王理德; 柴晓虹; 姚拓; 王多泽; 徐先英; 孙广正; 陈龙; 张涛
刊名草原与草坪
2015
卷号35期号:6页码:14-21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 退耕区 次生草地 自然恢复 微生物
中文摘要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流域下游绿洲边缘1~31年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类型及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进行调查、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31年的植被恢复过程中,9个样地的所有样方框共出现植物34种,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植物种类逐渐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磷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氮呈先波动式下降后波动式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均为细菌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植被演替速度比较缓慢;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逐渐减小,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状态;土壤微生物特性总的变化规律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相一致;土壤微生物量与3大类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6306]  
专题草地农业科技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理德,柴晓虹,姚拓,等. 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15,35(6):14-21.
APA 王理德.,柴晓虹.,姚拓.,王多泽.,徐先英.,...&张涛.(2015).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草原与草坪,35(6),14-21.
MLA 王理德,et al."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草原与草坪 35.6(2015):14-2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